无意间看到一篇好文章,也是该书的书评,非常值得转载。
在一片盛赞中探寻《额尔古纳河右岸》粉饰下的日军侵华史2024-09-24 15:46
发布于:天津市
导读:《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书,不尊重历史事实,只有利用各种写作技巧刻意引导,想让读者看到的残缺画面,不但掩盖了日本统治时期,鄂温克民族几乎灭族的事实。还把导致自然环境恶化,人口减少的原因,不动声色的让读者自行和新中国建立起联系。
作为两名孩子的家长,我深感此书入选教育部2020年中小学生阅读推荐目录危害巨大,特意花费时间,写下这篇3500字的长文,又制作成视频。提醒各位有孩子的家长们注意。
有需要的朋友也可查看内容更直观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如何粉饰日军侵华的视频版
暑假带着孩子在呼伦贝尔自驾了一圈,闲暇之余,拿起了这本备受推崇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想要多了解一些鄂温克族的百年历史变迁,为旅程增加一些人文感悟。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文笔很好,开篇惊艳,细腻的描写让自然风光与人物特性都跃然纸上。最初我还打算让孩子读一读的,但是越往后,这种感觉慢慢的就变了,整本看下来,有一股浓郁的作协和本世纪初文人特有的公知味。
据说因为董宇辉老师的推荐,这本书爆卖了600万册,赞誉无数。但我相信,没有亲自深入了解呼伦贝尔这方天地的朋友,恐怕很难察觉到那些优美文字背后隐藏的暗戳戳心理。
这本书在我个人看来负面作用远远大于正面意义,如果只是看中该书的写作技巧,那么看一看作品的第一章也就可以了。教育部在2020年将其列入中小学生阅读推荐目录在我看来也是非常非常的不合适。
因为
整本书的底色是美化日本的,夹带了大量私货。是一部虚假的,有选择的隐瞒了大部分事实的所谓史诗,不但对不起这片土地下的累累白骨,也贬低了鄂温克人民的抗争。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小说的章节目录,上部:清晨;中部:正午;下部:黄昏;尾声:半个月亮;
表面上看,这是按照老人自述的方式,以一天中的三个时段串起了该地区在俄占、日占和收回国有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也对应了老人在幼年、青年、壮年后的生活。十分的巧妙。
但是好巧不巧,日本人占领时期,叫正午,日本投降以后的部分叫黄昏。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巧合,那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小说的主旨是为了呈现鄂温克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无奈与抗争,这没有问题。
可是,现代化进程是早已开始的,100多年前,沙皇俄国为了掠夺东北资源,修建中东铁路并对铁路沿线两侧近百公里的森林乱砍滥伐,大肆破坏的时候,作者笔下的鄂温克人没有看见,
那个年代,不但修铁路需要大量枕木,住房、取暖甚至当时蒸汽机车烧的大多也是木材;9.18事变后日本对东北的全面掠夺,其他煤炭、铁矿石、黄金咱都不说了,被满清视为龙兴之地,封存数百年的东北林区,在日寇占据期间,至少有1400万公顷林地被破坏,4亿多立方米的木材被运出,消耗的林木资源更是高达8亿立方米之巨,作者笔下的鄂温克人也没有看见。
这上亿立方米的木材是什么概念呢?我从网上查到的信息是这样的:1棵10米高的树大概只能切出0.2方木材,而日寇砍伐最多的红松、云杉、水曲柳,从种下到成材,大多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时间。
为了加快掠夺这些资源,日本关东军修建了铁路和碉堡,强迫多少劳工干活,又有多少伐木工暴尸山林,作者笔下的鄂温克人同样没有看到。
但是,作者笔下的黄昏里,新中国林业工人进山伐木,鄂温克人立刻就看到松树一棵棵的倒下,驯鹿也找不到新鲜苔藓了。甚至还特意描写有老人因看不惯伐木工,起冲突去世了。
选择性记录,身为作协副主席的迟子建女士运用的是如此娴熟。
书中多次提到的扎兰屯正是中东铁路的重要一站。至今还很多沙俄建筑和中东铁路遗址可供参观,距离扎兰屯不远,有三座日本人当年建设的要塞,分别是海拉尔,乌奴耳和阿尔山要塞,
海拉尔要塞完工后,为了保密,日军分批枪杀活埋了参与建设的13万工人,仅有张玉甫一人逃生。参与乌奴耳与阿尔山要塞建设的十几万劳工同样全被灭口,生还者微乎其微。而这仅仅是日军诱骗强征320万各族劳工,在中苏边境修建的17座要塞中的三个,这一时期,鄂温克民族遭受了日军全方位的迫害,人口急剧下降,几乎走向灭绝。
但迟子建笔下的鄂温克部落,在日本的统治下依旧过着自己的小日子,除了交换商品被克扣,没有太大波澜,甚至都没什么人受伤。
作者没有告诉你,为了控制和消磨鄂温克人的意志,日本人主要用鸦片和烧酒来进行商品交换,甚至非常好心的为每一位成年鄂温克人免费配给一定数量的鸦片。
作者同样没有告诉你,日本人视鄂温克猎人为野人,驱赶着他们充当炮灰去和东北抗联的英雄们作战,让中国人民自相残杀,从而消耗抗日的力量。而那些失去猎人只剩老弱妇孺的部落,在杀完驯鹿后只能以草果腹,直至全部灭亡。
作者更不会浪费丝毫笔墨让你把鄂温克人经历的那些极端天气和长白山、完达山、大小兴安岭一带,整个东北中南部,被日本人砍伐殆尽的针叶林阔叶林产生哪怕一丁点联想。
那些往来于作者笔下的部落与海拉尔之间,和鄂温克人做商品交换的安达们在谈论外界情况时,似乎从来也不说这些真实的情况,所以,当日本投降以后,很自然的,部落里的一些村民在听到那些日本军官以及汉奸下场时,还抱有一丝同情,甚至借参加了红军的伊万的嘴,说出了该地区最大日本长官是反战的。
说实话,在表达人性复杂,避免简单化脸谱的写作技巧上,迟子建女士可以得满分,但是在还原历史真相,客观描述事实方面,我只能给她打0分,不,负分。
因为同一批鄂温克人,同一个汉族安达,到了作者笔下的黄昏时刻,突然就变了,通过许发财的嘴,部落里对外界情况突然变得了如指掌,从土改到剿匪,从饥荒到各种斗争,一桩桩一件件,生怕药力不够,作者又特意的安排了两名几天未进食的饥民徒步穿越大山到部落里偷食物,让鄂温克抗日英雄因递交的日军地图受牵连而残疾。真是用心良苦啊。
这啥情况?日本占据时平安喜乐,丰衣足食?日本人走了反而饿殍遍野,饱受摧残是吗?
日本人离开之前,第一任尼都萨满救人用的是驯鹿做生命置换,日本人离开之后,第二任妮浩萨满救人用的是自己的孩子做生命置换,她也因此失去了3个亲生孩子。
作者想通过这样的描绘隐喻什么呢?真是为了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又或是表现人性与神性之间的冲突吗?
我没兴趣去猜测,但我能看到是,日本人离开后,作者笔下的鄂温克部落突然就开启了愚蠢死亡方式的竞赛模式,那花样百出的死法发生在不足几十人的小部落里,也真是难为作者了。
这正午和黄昏的对比是如此的强烈,简直是倒反天罡,不觉得有些用力过猛吗?
尤其是,98年的大兴安岭特大火灾,成千上万参与救火的林场职工和解放军官兵作者提都不提,浓重墨彩的却是妮浩萨满用自己的生命献祭才降下雨水灭了大火....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哦,对了,书中还提到了鄂温克部落遭遇的两次瘟疫,前一次只感染驯鹿,后一次是部落人员之间传播的“黄病”,两次分别发生在日本人来的前后,作者通过平淡的记录让人觉得这就是森林中时常会发生的事,日本人来或不来都会发生,但日本人来了以后,还友善的派出医生帮忙治疗。
看到这样的写法,我真是击节赞叹,高,实在是高,这写作技巧,堪称全书的巅峰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啊对不了解地区历史的人来说,看到这样的情节,那不得夸一句日本人还有点人性,这美化鬼子的任务可不就轻松完成了吗?
对于稍微了解一点地区历史的人,比如说我,可不就勾起了一些记忆,于无声处听惊雷吗?要知道,日本在中国的生化部队可不只有731啊,扎兰屯,对,还是书中经常提到的那个扎兰屯,往西北有石井四郎在满洲里设立的543细菌支队,往东南有直属日军参谋本部的齐齐哈尔516化学毒气部队。两支部队经常在额尔古纳河流经的区域进行联合实验,用当地的蒙古族人、鄂温克人做活体实验,这派去的医生怕是去近距离观察实验结果的吧。
可问题是,不了解这些历史的,又或是了解一些历史,但无法通过作者的文字,将历史和地理结合起来的,我估计至少占到总体读者的9成以上,要不是刚刚走完这段旅程,还没有从过往的百年沧桑中回过神来,我恐怕也很难发现书中猫腻。
如果说李娟女士笔下的阿勒泰让我看到了作家对脚下土地发自内心的热爱,同样身为女性作家的迟子建却只让我看到了她华丽词藻下扭曲的价值观,
《右岸》一书,不尊重历史事实,只有利用各种写作技巧刻意引导,想让读者看到的残缺画面,不但掩盖了日本统治时期,鄂温克民族几乎灭族的事实。还把导致自然环境恶化,人口减少的原因,不动声色的让读者自行和她笔下的黄昏建立起联系。
除了怪力乱神,极度神话的萨满和吃苔藓的驯鹿,玛丽苏的主角设定完全可以套在任何一个民族身上,白瞎了这么好的一个题材。
所以,各位家里有孩子的朋友们,擦亮眼睛吧,别让这样的河殇文学误导了我们的下一代。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建议迟子建女士对额尔古纳河右岸做一下第四次修订章节目录还是改为上部:黄昏;中部:黑夜;下部:黎明;比较好,增加一些真实反映日本关东军面貌的画面,再说一说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展的林区保护情况,人还是要阳光一些。有话直说何谓股市杠杆,别整这么多弯弯绕绕的。
扎兰屯部落日本人鄂温克日本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